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对话媒体 | 高新兴机器人接受《中国安防》采访:具身智能 + AI 大模型,重构智能安防新时代
2024.08.06来源:高新兴

近日,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柏林先生,接受《中国安防》杂志社专访,分享了关于具身智能、AI 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安防机器人领域最新发展的相关见解。

 

来源 | 《中国安防》杂志总第219期

以下为采访原文(配图略有不同)
 

Q:当前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爆火,对于这两个概念您是如何理解的?人形机器人是实现具身智能最好的形态吗?两者发展火热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A:人工智能的每次重大进步都深刻影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这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使得机器人的智力和执行力得以快速提升。以前的机器人无论是工业类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是特种机器人,通常是通过编程定义机器人执行特定的任务和动作,反馈固定结果。随着大模型的引入,机器人的训练和迭代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具有了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使得它们能够更像人类一样执行任务。这种结合了大模型的机器人,我们称之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它们具有物理实体,能够执行类似人类的工作,最终实现替代人超越人。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优势在于仿生设计,能够模拟人类的多种动作。大模型的加持使得人形机器人在环境适应性和执行不确定任务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人形机器人并非万能,它们在类人操作任务上可能更易于替代人类,但轮式、工业类、重载类等不同品类的机器人将来一定是并存的,它们将在更多领域和特定场景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具身智能是对机器人的重塑,人形机器人是对机器人的执行力或者说增加其价值方面有极大的补充作用。机器人的设计不应过分强调外观的仿生,更应注重其功能性和适应性。机器人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可塑性,设计时应围绕具体应用场景考虑其形态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操作需求和承载能力。


Q:就您的观察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在安防领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如何?
 

A: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一些场景和项目,用户更强调的是结果导向和性价比等。在安保巡逻领域,是否一定需要人形机器人或者机器人加臂的方式往“类人形”进化,核心还是要结合具体的场景需求。比如有的场景轮式机器人加臂的用处不是太大,反而因此增加了成本,增加的成本与应用价值是不是对等这是要考虑的。而有些特殊环境巡检,机器人加了臂之后操作性显著提升,可以把人彻底解放出来,这个时候我认为“类人形”或者是把人形的相关技术做一定的转化是非常有用的。

 

“类人形”更可能符合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实际需求,也更容易实现落地和商业化。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机器人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智能水平将极大提升,应用场景也将更加丰富。无论是安防巡检、物流配送还是餐饮服务,机器人将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并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Q: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大模型技术将如何影响机器人的智能化进程?大模型加持下的智能安防机器人产品与上一代产品有什么区别?
 

A: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前,机器人主要依赖人类预设的程序来执行重复性任务。现在,借助视觉大模型等技术,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算法的识别准确率以及数据分析挖掘等方面大幅提升。同时,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也极大增强了人机交互的能力。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执行预设任务,而是能够理解语音指令,规划并执行任务,显示出更高的智力水平。这种灵活性和自主性的提升是以往机器人所不具备的。

 

此外,当机器人拥抱大模型,将提高机器人的泛化能力,帮助其快速理解复杂任务并对其分解,提高任务执行效率;机器人功能及能力不断拓展,可以适应不同场景及操作需求,应用范围更深更广;实现机器人任务级编程 / 交互,降低机器人使用门槛。

 

目前机器人正在进入“AI 大模型” 时代,融合”AI大模型” 的 “具身 (EI) 智能”机器人将是当前公认的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Q:过去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有很多困难,目前随着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环境的变化,商业化落地是否有较大进展?当前智能安防机器人场景化落地应用仍有哪些痛点难点待解?
 

A:目前,各类机器人正处于一个充满潜力的初期爆发阶段。以警用和安保机器人为例,在“十三五”期间,这些项目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牵引,被列为公安部的重大专项课题。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涉及如何做、怎么做、建立怎样的标准,警用机器人的具体场景应用、实战价值、演进路径、协同机制等也都在探索之中。进入“十四五”,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相关机器人发展产业政策陆续出台,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的行动比较密集,比如今年 3 月份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发布公安领域警用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征集通知,为加速警用机器人规模落地给出了明确信号,也表明前期的试点示范、产学研用、创新研究初具成果,具备多场景下的可复制性。机器人产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性拐点,包括技术进步、产品成熟度、整体性价比以及客户认知与体验度都在快速提升。而从商业化角度来看,机器人的投资回报率(ROI)也变得更加合理。

 

虽然目前机器人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在落地应用方面仍有不少挑战,从目前来看不管是to G 还是 to B 市场,采购和招投标流程尚未完全适应机器人的特点,需要与客户一起克服和探索。

 

此外,目前机器人的基数尚小,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和考核机制需要同步建立,确保机器人成为一线人员的帮手而非负担。技术上,需要考虑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自适应性,同时要考虑成本问题,避免成本和价格之间的矛盾。总之,机器人的商业化需要在采购流程、人机协同机制、场景适应性、成本控制和模块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和调整,以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Q:随着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于智能安防机器人的未来趋势您做何判断?
 

A:高新兴对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在国产化替代、技术成熟度、客户和场景验证以及价格与价值平衡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成果。未来随着机器人更大规模的应用,成本的降低和数据的积累,算法识别准确率和效率将更快提升,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一个正向循环。这种正向发展不仅适用于国内,也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展现竞争力。

Q:贵公司目前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方面进展如何?产品系列及重点应用领域涵盖哪些?未来的布局重点是什么?

A:高新兴机器人成立于 2004 年,是机器人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打造好用易用实用的机器人产品,面向公安、安保、工业巡检三大领域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用机器人守护公共安全、守护生产要素安全,并持续探索更多领域的机器人创新应用。

 

近两年高新兴机器人迈入了新发展阶段,产品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实现了较大规模化应用。我们的产品部署覆盖了多个高端物业、大型园区、社区和商业区。在公安领域,我们不局限于机器人本身,而是结合大模型技术打造具身智能,并在方案设计上实现与多种感知装备的深入融合,包括物联网设备、安防系统、警用装备以及空中无人机等,实现水陆空一体化立体作战和防控。在产品方面,我们开发了新一代产品,并做好了技术储备,可以实现国产化方案完全替代等。面向未来,高新兴机器人将始终坚守使命——用机器人守护安全,后续将围绕机器人装备化、协同化、具身化持续演进升级。


  • 服务热线
    400-067-5866
  •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产业总部港A2栋8楼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抖音号
    抖音号
  • 视频号
    视频号
Copyright © 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 高新兴科技集团 粤ICP备18085891号 Powered by vancheer